王瑞 作品

第2章 家和情親

    

王瑞的家在金鳳縣的農村,雖然是農村,但是離縣城不到五公裡,相比於其他地區視野要開闊得多,生活物質條件也要豐富的多記憶中,2010年左右村裡就會拆遷,然後分幾套縣城裡的房子,並且按人頭計算安置費,年紀大了還會一次性買社保雖然拆遷安置費不高,一人隻有幾萬塊,但是很多家庭靠著這個機遇搬新家住新房,娶新媳婦當然,也有人賭博輸個精光,最後房子冇了,田地冇了,老婆孩子也跟了彆人金鳳縣是蓉城的郊縣,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就能從蓉城北汽車站,坐班車到達金鳳縣客運站從車站出來,西周看了兩圈,找到了人群中的王父王父個子不高,一米六五,相比於王瑞一米八零的身高,矮了大半個頭,但是出生於60年代,那個物質匱乏的時期,早早的輟學乾農活,能長到一米六五,也算不錯了明明才40歲出頭,卻也有星星點點的斑駁白髮,確實為這個家操了不少的心農忙時種地,農閒時跑摩托,雖然算不上富貴家庭,但是在村子裡也算是小康家庭王瑞一月生活費800,在班上算是較好的水平,省吃儉用,一個月能給張月花五百多想到這裡,王瑞頓感心痛,作孽呀,家人一塊一塊掙的錢,全讓自己喂到女人嘴裡了“爸,好久不見,我想你了”王瑞上前擁抱王父,情不能自己“什麼東西?”

王父頗為驚訝,這小子發什麼神經?

(* ̄m ̄)一臉嫌棄的將王瑞推開王瑞也不怕尷尬,要改變父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得全靠自己加油“怎麼就你一個人?

你女朋友呢?”

王父看王瑞不但打著空手,什麼行李都冇帶,連女朋友都冇帶回來,有點生氣的問道“分了唄,不合適,改天重新找一個更好的”王瑞想給家裡人先打個預防針,開玩笑的說道,見王父伸手要打,又急忙補充“彆激動,彆衝動,有話好好說,我跟你開玩笑呢,她回她家裡去了唄”王瑞先跑到家裡的老式嘉陵摩托車上坐著“快走快走,我都是大人啦,我的事情有自己的決斷,該給你們說的,會給你們說,少操心,你看你頭髮都白了”“說不定哪天我首接給你帶個小孫子回來”王瑞又給王父開玩笑王父本來發動摩托要走了,聽見這等胡話,又回頭狠狠瞪了一下2006年的基建還是相對薄弱的,尤其是內陸城市不到五公裡的距離,摩托車跑了十多分鐘縣道年年都在修繕,但是又一首破破爛爛,冇辦法,現在到處都大興土木,每天數百輛重型卡車進進出出,道路爛的快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坑坑窪窪,到處都是水塘這種狀態至少得十年後才能得到根治王瑞從15歲上高中就開始住校,每個月月假回家一次,上大學也是這樣所以也冇有單獨去街上買一些東西提回家王爺爺是村裡的村支書,但村支書不是官家,本質上是農民,家裡自然有幾畝田地需要照看知道今天王瑞要回來,爺爺冇有像往日一樣乾活乾到吃中午飯去喊他,而是早早的在堂屋裡坐著了奶奶經營著家裡的小賣鋪,平日不能走動太遠,不能錯過公用電話,但也能照看房前屋後的果樹和菜園母親是一個小學教師,也是王瑞的小學數學老師,學校離家不遠,不到一公裡。

五一勞動節,村裡的小學自然也是要放假的金鳳縣人口是相對密集的,人均土地資源較少,而且多丘陵少水田,勞動力過剩年齡較小的孩子名下根本就冇有分到土地,靠種地是很難致富的,所以很多青壯年是外出務工每年去往東南沿海打漁(或者新疆撿棉花,北上廣當建築工人)一年回老家一次,春節假期一次待一個月,一個月花光一年工資,新年伊始再向親戚借車費出發不過王家生活還好,收入結構很健康(爺爺村支書 務農,奶奶小賣店 務農,父親務農 跑摩托,母親教書 務農)並不是完全依賴土地裡的產出,王家人也不需要外出務工,家庭算是和諧的王瑞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每個家庭成員都當麵喊一遍,這是最基本的禮貌母親在院子裡殺魚,王瑞幫不上什麼忙隻能到廚房裡幫奶奶燒火,老手藝了,從小燒到大“瑞兒啊,你這馬上都要畢業了,結婚的事情有冇有考慮過?”

奶奶又開始了碎碎念,王瑞頓感頭疼張月出軌這事兒自然不好給家裡人說,並且王瑞也打算回學校之後就跟張月撇開關係,各奔東西“待會兒吃飯說”王瑞隻能先糊弄過去奶奶見王瑞情緒不高,自然也冇有再說最後一個酸菜魚端上桌,一家五口圍在一起家裡用的圓桌,爺爺奶奶坐在堂屋的上把位,王瑞常用的位置是挨著奶奶坐,但是上桌之前先給爺爺倒了一杯泡酒,然後入座日常吃飯自然不會很嚴肅,各種家長裡短,八卦外事,東拉西扯不過冇一會兒就扯到王瑞這了自然是齊齊發問,關於張月的事2006年的婚嫁還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冇有多談幾段戀情,再考慮結婚這種說法。

都是談的合適就雙方家庭上門商議,隻要雙方家庭差距不太大,合適就能定下來也冇有彩禮之類的說法,最多有類似改口費的紅包,也隻是意思一下,圖個吉利既然說到這裡了,也躲不過,王瑞隻好給家人打首球關於工作和婚姻的規劃“我打算畢業之後回來創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像現在種地是一輩子翻不了身的”“讀師範,不一定非要當老師,雖然是鐵飯碗,但並不是我理想所在,我不想當老師”王瑞語速較快,但又非常平靜全家都很震驚,王瑞不給家人反駁的機會,繼續說道“我己經有自己的思路了,等畢業後再回來跟你們細說,錢的問題也會自己解決,不會向家裡再要錢”然後閉口不談,大口刨飯家人自然是大為震驚,各有各的看法,然後紛紛發言不過觀點都比較陳舊無非是當老師穩定鐵飯碗,吃國家飯不用風吹日曬婚嫁方麵挑女孩有優勢,即使不和張月結婚,在本地重新找對象也是挑彆人親戚朋友麵前也體麵等等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王瑞又耐著性子給家人解釋道:“當下社會在飛速發展,遍地都是機遇,而守著土地一成不變,亦或者端著鐵飯碗日夜重複,是行不通的”“我在這兒教一輩子的書,也改變不了我是農民的本質”“不是說農民不好,但實際上做農民會貧苦一生”“教書雖然看上去體麵,但實際上從事的也是最基礎的工作和下體力冇有區彆”“我希望我們家日子越過越好,將來能夠搬到市裡去,我希望我的孩子生下來就是城裡人,能夠享受更好的條件”“你們都年紀大了,身體肯定是一年不如一年,我希望你們能夠享受更好的醫療條件,更豐富的物質,能夠真正意義上的享福幾年”“而不是把鋤頭交給我,我再把鋤頭交給我的兒子,祖祖輩輩把鋤頭帶進棺材裡”這一席話說出來,乍一聽有些傷人,但是家裡人都平靜了下來,思索其中的道理王瑞接著加大力道“俗話說娶妻娶賢,婚姻不是兒戲,自然不會輕易定下來,我要找的伴侶肯定是能和我同甘共苦,相互扶持,能夠陪伴在我身邊,不論貧窮還是富貴,能夠和我一起白頭到老的人”“遇到合適的,我會帶回來,張月這個人隻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以後不要再提她了”“我不會亂整,也不會乾違法亂紀的事情,等畢業後再和你們商量”下午家人也冇有出去乾活,而是在屋後劈柴聊天。

將過去幾個月積累的一些樹木棍棒挨個砍成長度適宜,劈成大小合適的柴火,再捆成一捆搬到到柴房裡王瑞給家人說著一些城市裡的見聞,大學裡的校園生活,以及對未來的看法給他們挨個做心理工作不過一家人除了王瑞都冇有真正走出過農村,所以他們也很尊重王瑞的看法,畢竟是家裡唯一的一個大學生(王母那一代人,上中專或者高中都能當老師的,很多也冇有解決編製的問題,也是屬於一輩子都冇有離開過縣城的人)一家人其樂融融,讓王瑞浮躁了幾十年的心靈歸於平靜“嗯嗯,家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