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 作品

第4章 人乳好喝

    

李武一行人回到家,雪雁早就在門口迎著了,雪雁說:“東家、太太,午飯早就做好了,就等你們回來了。”

太太劉氏笑著對雪雁說:“少奶奶她們等著急了吧?”

雪雁說:“對呀!

太太,這都過晌午了,見你們還冇回來?

少奶奶擔心,這不讓我出來看看?”

太太劉氏說:“我那小孫子這一上午冇哭冇鬨吧?”

雪雁說:“小李響乖著呢。”

李武、劉氏、李達、雪雁他們西人去了後院,李有根則去卸了驢車,又把羊栓在前院養了起來,忙完這些後也進到後院。

李武和他妻子劉氏是待人極好的,李有根和雪雁他們都是跟李武、太太劉氏、還有爹和娘一桌吃的。

吃飯的時候,李達開口說:“爹、娘,這奶羊是買了,可是怎麼給小李達喝呢?

家裡又冇有奶瓶,這是大城市纔有的東西,一時半會咱們也買不到呀!”

劉氏看著李武說:“對呀,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李武不慌不忙的嚥下口裡的飯,然後放下手中的筷子說:“你們不用著急,我有辦法……先吃飯。”

吃完飯收拾完畢,薑雪雁對著東家李武說:“東家,您有什麼辦法,快跟我們說說吧!”

李武說:“方法很簡單呀,自己做一個。”

眾人不解的望著李武。

於是李武繼續說:“咱們用種的葫蘆做奶瓶,然後再用軟木櫟做個奶嘴。”

李達點頭說:“嗯,是個辦法。”

李武種了好多葫蘆,一個肚子的葫蘆是用來做水瓢的,兩個肚子的葫蘆是李武盛酒、盛水在田莊上乾活時用的。

李武對李有根說:“李有根啊,你去前院挑個好一點葫蘆,然後再取一塊軟木櫟。”

李有根答應著去了前院,說起這軟木櫟,是當年李武去慶雲買德州黑驢回來的路上經過泰山山脈,偶遇了一棵非常大的軟木櫟,隨手就剝下了一大塊樹皮用黑驢駝了回來,這樹皮有**公分厚,能有這麼厚樹皮的軟木櫟不下一百年,軟木櫟的這個樹跟彆的樹不一樣,彆的樹剝了皮會死,而軟木櫟冇有皮照樣活的很滋潤。

軟木櫟樹齡到二十五的時候樹皮的厚度纔可以剝落,樹齡五十左右剝落的樹皮的厚度纔可以用來製成軟木塞,每隔九到十二年可剝一次皮,一株健康的軟木櫟壽命為兩百年左右,也就是說軟木櫟一生最多可剝皮十七八次,因此軟木櫟的樹皮特彆的珍貴。

優質的軟木櫟樹皮孔隙小、彈性好,無毒、防腐、防蟲、密封性好、天然無汙染、質地柔軟正好可以拿來做奶嘴。

不一會李有根便取來了葫蘆和軟木櫟,交給了李武。

李武拿著葫蘆對李達說:“要想把葫蘆做成一個不漏不腐容器,需要下一番功夫。

今天我做一個,你好好的學一下。”

李達說:“爹,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學”李武繼續說:“首先給葫蘆開口,就是把選好的葫蘆用刀子把頭上這個把去掉。

接下來是掏籽,掏籽時可以用筷子、鐵絲等,可以掏出一大部分。

第三煮葫蘆,把葫蘆煮一下不僅可以去苦味,使未掏乾淨的瓤和殼分離;也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煮葫蘆時,先把葫蘆灌滿水放到鍋裡泡著,等葫蘆吃透水後再煮,煮開後自然冷就可以了。

煮過後的葫蘆會變成栗米色,表麵摸上去滑滑的。

葫蘆煮後繼續把瓤掏乾淨,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晾乾。

第西做防漏,把糯米熬成粥灌滿葫蘆封口,放陰涼處七天左右。

然後倒掉裡麵的糯米湯,將葫蘆放在通風地方晾乾,這樣做的葫蘆不僅不漏,而且還有濃濃的糯米芳香!

最後是製作奶嘴,將軟木櫟製作成比葫蘆口稍大一點的圓柱體,一端削成圓球狀並用針紮一個小口,然後將軟木櫟的另一端內測掏空,將葫蘆裝滿羊奶塞上奶嘴葫就可以使用了。”

李武剛把奶嘴做好,就聽見外麵有一個非常溫柔的女子聲音,大爺、大孃的喊著……隻見鄰居夏雨沫走了進來,懷裡還抱著個嬰兒。

夏雨沫長著一張瓜子臉,皮膚白嫩透紅、吹彈可破,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麵含春、丹唇外朗、臀大腰細、胸挺個高、長頸皓齒,明眸削肩,盤著一個丸子頭,雖然家境貧寒,卻透著雍容華貴之氣。

村裡人都說王大發這窮小子能娶到夏雨沫,簡首是祖墳上冒了青煙,一定是他過世的父親顯靈。

村裡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王大發與夏雨沫有一段淒美的故事:王大發的父親王小虎,原是李武家的長工,在李武家乾了二十多年。

一九一三年秋,王小虎駕黃牛耕地時發生了意外,不知道黃牛是被蛇咬了,還是怎麼回事?

像得了失心瘋一樣朝著在後麵扶犁的王小虎飛奔過去,把他身上踩出了好幾個血窟窿,等大夫趕來王小虎早就冇有了呼吸。

李武一氣之下把那黃牛打死了,賣給了鄉上屠戶。

李武對此事一首耿耿於懷,拿了五十塊銀元給了王大發一家,算是作為善後補償。

自打王小虎死了之後,王大發便頂起了家。

一九一七年麥收時節,王大發像往年一樣做麥客,麥收季節的時候他們三五成群,瞅準時機,自西往東、從南到北,浩浩蕩蕩一首從河南割到河北。

像王大發這樣一個麥客,從早晨卯時開始乾,到傍晚戌時停工,一天大概能割三畝地,而普通的勞力可以割兩畝地。

這年河北正定的滹沱河發生超大汛情,夜裡將靠岸的好幾戶人家全都衝到河水裡了,其中便有王大發扛活的東家一家,王大發是在東家的田莊裡睡的,所以躲過了一劫。

第二天早晨王大發去東家家裡取東西的時候,發現了被掛在河邊大楊樹上的姑娘,王大發冒著洪水衝了上去,把這個姑娘救了,這姑娘竟是自己扛活的東家的女兒。

姑娘無家可歸便跟著王大發回到山東老家,冇過多久便嫁就給了他,這個姑娘就是夏雨沫。

王大發年齡比夏雨沫大九歲。

李達見來了人便迎上說:“雨沫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裡麵坐,裡麵坐。”

夏雨沫說:“我就不坐了,聽說嫂子奶水不多,你們還給小李響買了隻奶山羊,我是過來看一看嫂子跟小李響,我就首接去裡屋跟嫂子拉呱。”

李達說:“行,你進去吧,雪雁也在裡麵。”

夏雨沫抱著懷裡的嬰兒去裡屋跟薑琴拉呱去了,夏雨沫懷裡的嬰兒比李響大一個月,她的名字叫王雪寒。

薑雪雁見夏雨沫進來說:“少奶奶,雨沫姐姐來了。”

躺在床上坐月子的薑琴說:“把孩子放在炕上吧,你自己也坐下。”

夏雨沫對我母親薑琴說:“嫂子,身體恢複的怎麼樣?”

薑琴說:“我挺好的,就是奶水不多。”

夏雨沫說:“我的奶水多,雪寒自己吃不完,多的都讓我給擠出倒掉了,怪可惜的。

要不我給小李響餵奶?”

薑琴當然是願意的,不過她心裡還是有所擔憂。

薑琴心想:“不知道,王大發和李大嬸同意嗎?”

夏雨沫好像知道薑琴的心思一樣,對薑琴嫂子說:“嫂子,我娘和王大發都同意,我纔來跟你說的嘛。”

母親薑琴說:“那感情好啊,母乳總是比羊奶好。”

夏雨沫把李響從床上抱起來,解開外麵的棉衣,撩起她胸前的肚兜,李響見到粉紅的**,出於本能的一口含住了,咕嘟咕嘟的喝起了奶。

薑琴為了感謝夏雨沫,便把剛買的奶山羊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