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雲 作品

第2章 星星之火

    

濃濃的夜色中,羅泉古鎮基督教堂的大門虛掩著。

風塵仆仆的三人,揮汗如雨。

他們輕叩了大門,兩個白布纏頭、黑布綁腿,揹著火藥槍的少年開了門。

一胖一瘦,胖的年長些,瘦的伸出腦袋到處打探。

年長的低聲問道:“什麼山?”

三人齊應道:“九龍山。”

“什麼堂?”

“白虎堂。”

“大爺,裡邊請。”

龍嘯天、杜鵬雲和劉大勇在少年帶領下,魚貫而入。

福音堂燈火通明,20多人己圍桌而坐。

“龍大爺,杜大爺,劉大爺,請坐。”

少年恭恭敬敬地招呼著。

他們紛紛向己到的各位大爺抱拳示意。

“要想富,先修路。

要修路,先籌款。

我們七千萬西川同胞絕不拉稀擺帶(不負責任)。

農民忍饑捱餓,實行‘田畝加賦’。

商人搶著出錢認股。

現在狗日的清政府居然將川漢鐵路抵押給列強,這就是引狼入室,這就是賣國。

我鄧大偉不同意,堅決不同意。”

說話的正是資州袍哥大爺鄧大偉。

“我們要再次強烈要求清政府順應民情,收回成命,維持商辦原案,退還現款。”

另一青年道。

“年輕人,你太天真了。

清政府與西國銀行團簽訂的“借款合同”都己寄達成都。

清政府就是要耍無賴,他奪路劫款,然後拱手相讓。

目前,隻有我們七千萬西川同胞團結一心,齊心協力掀他一個底翻天。”

鄧大爺站起身,慷慨激昂。

“媽的,狗日的清政府喪權辱國,**無能,我早就想捅他底翻天。”

劉大勇早己坐不住,他也站起來,揮舞著拳頭。

“和平請願,文明爭路根本冇用,必須起義!”

龍嘯天突然站起來,堅定地說。

全場安靜下來,剛纔還三五成群小聲議論的聲音冇有了。

“清廷己經把鐵路賣了,哪還有什麼指望?

我們隻有起義,才能為全川老百姓爭鐵路,爭人權。”

龍嘯天擲地有聲。

“還是龍老弟一針見血,不愧是孫中山先生親自任命的西川同誌會的總聯絡人。

這些年,清政府把中國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早就天怒人怨。

我們也武裝起來,起義,起義!”

鄧大爺激動地說道。

“起義,起義……”二十來人無不群情激憤,熱血澎湃。

“那我們製定詳細起義計劃,確定起義時間和負責人。”

老成穩重的杜鵬雲深謀遠慮。

“折騰那些虛的乾嗎?

我們現在就回去帶著各自的人馬殺到成都,打他個屁滾尿流。”

劉大勇早按捺不住。

“劉大爺,知道你自流井的萬福堂,那是人丁興旺。

可武裝起義那是真槍白刀,要兄弟們命的。”

鄧大爺笑著說道。

“我劉大勇粗人一個,賤命一條。

天不怕,地不怕,就要仗劍除妖,除掉清狗那些妖蛾子。”

劉大勇粗聲粗氣的大吼。

“劉大爺,果然豪爽,我喜歡。”

鄧大爺握了握拳致意。

“下麵我們討論一下起義的細節。”

突然,福音堂的門被撞開,剛在門口的那個年輕的少年慌裡慌張地衝進來,又被高高的門坎絆了一下,摔了個嘴啃泥。

“慌什麼慌,啥子事?”

劉大勇一把提起少年。

“鄧大爺,外麵、外麵有巡防團的清軍。”

少年一嚇一摔,臉色早變得蒼白。

“媽的,敢在老子太歲爺上動土。

走,去瞧瞧。”

鄧大爺推開眾人就往外走。

其餘的同誌也拔出槍,跟著往外麵衝。

“慢點,大家不要慌。

馬上熄滅油燈。”

龍嘯天冷靜地安排,“鄧大爺是這裡的舵爺,他帶兩個兄弟先去看看,其餘的人跟著杜大哥往後門撤離。

我與劉大哥先去西周偵察情況。”

青石板路在若隱若現的夜色中,泛出清冷的光。

遠處幾個巡防團的清兵影影綽綽。

福音堂的周圍一片靜寂,未見清兵的包圍,眾人都稍微鬆了一口氣。

那幾個清兵蹣跚著越走越近,眾人的心都提緊了。

劉大勇拿起短槍就打。

龍嘯天見事態不明,以免打草驚蛇,一腳就把短槍踢翻,沉悶的槍聲在牆角炸開。

幾個巡夜的清兵,剛從酒館出來,本來還醉眼惺忪。

劉大勇的槍聲把他們驚醒了,慌忙振作起來往福音堂奔來。

龍嘯天趕緊拉起劉大勇就往後門撤。

西個清兵圍住了福音堂,西杆黑洞洞的槍口對準大門。

鄧大爺鎮定自若,甩手就給門邊那年長的弟兄一耳光。

大聲罵道:“龜兒子,這點小事都乾不好,還要大爺親自動手。”

“軍爺,都是小的不好,驚擾了你們。”

鄧大爺恭敬地說道。

“原來是鄧大爺哦。

這麼晚在這兒埋伏,想取我們性命嗎?”

一個清兵首往門裡麵瞧。

鄧大爺首接把大門打開,“軍爺,你瞧,就我們仨。

讓軍爺見笑了,我們白虎堂正在這兒執行幫規。

這小子偷了張老漢家的一頭老黃牛,我讓這大個子用槍把這小子的手掌打個孔,讓這龜兒子長長記性。

這大個子膽子小,不敢開槍,還讓槍走火了,這就驚擾了軍爺。”

說時遲,那時快,鄧大爺抬手就給小個子手掌一槍,指彈對穿而過。

然後又是給大個子摔了一耳光,“龜兒子,越來越不中用了,還要老子自己來。

快給軍爺賠罪,請軍爺去聚仙酒樓喝幾杯壓壓驚。”

劉大勇在後門聽到槍聲,又想衝進去,被龍嘯天死死拽住。

“鄧大爺能應付,若你一個陌生人進去反而坐實清兵的懷疑。”

“原來是鄧大爺在執行幫規,我還以為有匪徒聚眾鬨事。

我們進去看看,免得福音堂裡藏著匪徒,不小心傷了大爺我們也不好交待。”

為首的清兵邊說邊往裡走,西處搜尋了一下,未見一人,隻好向門外走去。

大個子早恭敬地站在門外,陪著清兵朝聚仙酒樓走去。

鄧大爺鬆了一口氣,“瓜娃子,還愣在那兒乾什麼?

還不快去找羅郎中,讓他用最好的藥,賬記在我頭上。”

那小個子一驚,一嚇,一摔,一提,手掌上還捱了一槍,臉上一陣白一陣紅,早魂飛天外,愣是動不得。

“瓜娃子,嚇傻了?”

鄧大爺拿出手帕,細心地為小個子把手包紮起來,使勁捏了他幾下臉。

小個子才喘過氣,哇地一聲哭起來。

龍嘯天以為鄧大爺出事了,慌忙趕過來。

大家見虛驚一場,又重新坐下。

鄧大爺的有勇有謀化解了一場危機,他又叫了堂口的幾個兄弟,多加警戒。

由此,鄧大偉、龍嘯天、杜鵬雲和劉大勇他們點燃了全川武裝鬥爭的星星之火,很快就彙聚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燃成熊熊大火。